


班主任育人故事︳祝艳:
以爱为光 点亮平凡日常
——二学区优秀班主任育人故事专栏故事(七)

卷首语
以爱为笔,书写育人芳华
在二学区的教育沃土上,
有这样一群默默耕耘的“引路人”
——他们是班主任,
是孩子眼中的“全能超人”,是校园里最温暖的光。
他们的故事,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
却藏着日复一日的坚守:
是清晨校门口俯身接过孩子书包的温柔,
是课间操后为学生擦拭额头汗水的细心;
是面对“小调皮”时不厌其烦的引导,
是见证“绿娃娃们”成长时由衷的喜悦。
每一个故事,都是一颗教育的火种;
每一段经历,都是一份育人的真心。
从今天起,
“二学区优秀班主任育人故事”专栏正式启航。
我们将在这里,
聆听他们与学生的独家记忆,
记录他们用爱与责任浇灌成长的点点滴滴。
愿这些温暖的故事,
能成为照亮教育之路的星光,
也让我们共同感受班主任这份职业的平凡与伟大。

优秀班主任

祝艳,攀枝花市第二小学校高级教师,共产党员。她,用三十五年光阴,坚守三尺讲台,书写育人华章;她,以三十年心血,浸润班主任岗位,呵护幼苗成长。在她的教育生涯中,“爱”是永不褪色的底色,“光彩”是平凡日常最真实的写照。她坚信并践行着这样的信念:“工作中有了爱,再平凡的日子也有了光彩。”凭借出色的育人成果,她曾荣获攀枝花市中小学“最具风采班主任”,东区优秀班主任、师德标兵、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所带班级屡次获评市、区级先进班集体。荣誉背后,是她用智慧与汗水浇灌的满园芬芳,是她用爱与责任点亮的一路星光。

教育故事
“工作中有了爱,再平凡的日子也有了光彩!”
——题记
“爱一个孩子,我们并不需要刻意地去做什么,一个眼神、一个问候、一个微笑、一次鼓励、一次表扬,都是举手之劳的事情,只要让孩子感受到老师在关注和关心着他就已足够……”
《每天爱一个学生》一文中的这段话,如涓涓细流,浸润了我的心田。作为一名教师,我深以为然:教育的艺术,往往就蕴藏在这份“被看见”的温柔里。
契机出现在我调到二小任教的第二年一次寻常的作业批改中。女孩瑞雪的作业本让我眼前一亮——那个往常总是与“粗心大意”为伴的孩子,今天不仅书写工整,题目也全做对了!惊喜之余,一个念头闪过:今天,我就要把文中那句“每天爱一个学生”的理念,化为照亮瑞雪的具体行动。
下午发作业时,我特意提高了声调:“今天,老师特别高兴!因为我们班有好几位同学,用他们的进步带来了惊喜。现在,老师要颁发‘幸运奖’,看看这份幸运会花落谁家?”
话音刚落,教室里瞬间安静下来。几十双眼睛齐刷刷地望向我,闪烁着期待的光芒。当我一字一句地宣布:“第一个‘幸运奖’的得主是——瑞雪!因为她用工整的书写和全对的作业,证明了她的认真和努力!”时,孩子们先是一愣,随即报以热烈的掌声。
我把她的作业向全班展示,然后郑重地将奖品——一块小小的橡皮擦,递到她的手中。那一刻,我清晰地看见,这个平日里有些漫不经心的小女孩,眼睛里像是突然落进了星星,闪闪发光。她那惊喜而灿烂的笑容,也瞬间点亮了我的心。我听见台下有孩子小声嘀咕:“我今晚一定要把作业写得更认真,明天也要得奖!”
瑞雪是个漂亮活泼的女孩,聪明伶俐,却始终对学习提不起足够的热情。我曾多次与她谈心、与家长沟通,效果总是不尽如人意。而今天,这一次突如其来的、真诚的“看见”,竟成了打开她心扉的那把钥匙。
更令人欣喜的涟漪,由此荡漾开来。自从“幸运奖”设立以来,班级的学习氛围悄然改变。孩子们的学习热情被点燃了,他们用一次比一次更认真的作业,期待着那份来自老师的“特别关注”。他们期待的,早已不是橡皮擦本身,而是那份被爱、被肯定的价值感。
这份“幸运”的魔力在瑞雪身上持续发酵。我惊喜地发现,她的作业已经连续六次获得了代表优秀的“笑脸小红花”。当我再次在班上点名表扬她时,没有奖品,但我又一次看到了她那发亮的眼睛——那里面,盛满了一个孩子重拾自信后的光彩。
当然,爱的目光不应只停留在一点。又一次“幸运奖”的颁发,我颁给了小蕤——一个学习优秀、才艺出众却内向安静的男孩。他的奖品,是我写在他作业本上的一句悄悄话:“你的才华,像藏在贝壳里的珍珠,老师期待你勇敢地让它发光。”当他翻开作业本,读到这句话时,先是一怔,随即抬起头,用发亮的眼睛和快乐的笑脸望向我。我微笑着,向他点了点头。
孩子们好奇地追问奖品是什么,我让小蕤自己决定是否分享这个秘密。瞧着他被雀跃的同学们簇拥时,眼底漾开的羞涩与欢欣,仿佛有无数只彩色蝴蝶翩跹起舞,将快乐溢满于教室的每个角落。
此刻,我的心中再次回荡起那句话,并有了更深的体会:“工作中有了爱,再平凡的日子也有了光彩!”是啊,那块小小的橡皮擦,那句短短的批语,那朵朵随手绘就的小红花,本身何其平凡。但当我们倾注了爱与“看见”的智慧,它们便能化作星光,照亮孩子成长的路。
以故事为镜
见师者初心
以坚守为笔
绘二小芳华
图文:祝 艳
一审:王 婧
二审:贺 莉
三审:党小琴

Copyright © 攀枝花市第二小学校 技术支持:四川省教育信息化与大数据中心(四川省电化教育馆) 蜀ICP备05006273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