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入数据...
首 页学校概况校园快讯党建引领德育之窗学生风采教师发展职工之家通知公告
 
【绿色二小】校长荐书:课堂即我,我即课堂
王晓波名校长工作室读书分享荟(十六)

 

校长荐书:

课堂即我,我即课堂

——王晓波名校长工作室读书分享荟(十六)

翻开一本书,

便是打开一扇窗,

让思想的清风吹拂教育的原野;

共读一段文字,

便是点燃一盏灯,

让智慧的光芒照亮前行的方向。

教育者的脚步永不停歇,而书籍始终是我们最忠实的伙伴。在字里行间,我们与先贤对话,汲取哲思;在经典篇章中,我们与时代共振,校准方向。王晓波名校长工作室的读书分享,正是这样一方天地——我们以书为媒,以思为桨,在教育的星河中寻找航标,在育人的长路上砥砺初心。  

赫尔曼·黑塞曾说:“世界上任何书籍都不能带给你好运,但它们能让你悄悄成为自己。”作为教育领航人,我们的阅读不仅是知识的沉淀,更是使命的传承。每一次分享,都是一次精神的共鸣;每一场探讨,都是一次教育理想的淬炼。愿我们在此共读、共思、共行,让书香浸润教育者的灵魂,让智慧凝聚成引领未来的力量。  

翻开这一页,我们以书为舟,以心为舵,驶向教育的星辰大海。

——王晓波名校长工作室

第十六期

陈庆

民盟盟员

攀枝花市第五小学校副校长

东区 “课改先进个人”

东区 “课改先锋”

 “攀枝花市王晓波名校长工作室” 学员

书籍介绍

教研会议是教育领域中的一项重要活动,它为教师们提供了一个交流与合作的平台,促进了教学经验的分享和教学方法的探讨。

作者介绍

李政涛,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教育学原理、教育人类学、“生命·实践”教育学的教学和研究。曾任中国教育学会教育基本理论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教育学会中青年教育理论工作者分会副理事长,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副主任 。现任教育部中学校长培训中心主任 、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教育部教学研究指导专委会副主任 、教育部教学研究指导专委会秘书处秘书长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华东师范大学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所所长、华东师范大学“生命·实践”教育学研究院院长、全国教育基本理论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

交流与合作的平台,促进了教学经验的分享和教学法探讨。

内容简介

《活在课堂里》是李政涛教授写给愿意把生命献给课堂的教师的一首“抒情诗”。他以极大的热情与浪漫活在课堂里,努力写出课堂已有的样子和应有的样子,写出课堂的中国风格和西方风采,写出课堂过去的样子、现在的样子与将来的样子,从而写出教师生命的样子,活在课堂里的活泼泼生命的样子。教师生命的千差万别,造就了课堂的千姿百态。课堂是教师生命的结晶,是展现生命价值、生命光彩的地方,教师活得精彩,课堂才能上得精彩。

 

校长荐书

一、课堂:生命相遇的共生场域  

《活在课堂里》重构了课堂的本质,将其定义为“生命与生命相遇的战场”和“教育宇宙的微观缩影”。李政涛教授指出,课堂并非冰冷的空间,而是教师与学生共同创造的生命场域。在这里,知识的传递与情感的共鸣交织,传统底蕴与现代创新碰撞,形成动态的教育生态。书中强调,真正的课堂需以“生命在场”为核心——教师以鲜活的生命体验唤醒学生的潜能,学生则以成长反哺教师的职业生命。这种共生关系,揭示了教育最本真的价值:用生命影响生命。  

二、教师:以生命熔铸课堂的灵魂  

“教师的生命在课堂,课堂的生命在教师”。李政涛将课堂视为教师生命的结晶,教师的学识、情怀与人格直接塑造课堂的样貌。书中通过大量课堂实录阐明:一位好教师需兼具“科学的理性”与“未来的憧憬”,既能扎根学科本质,又能以人文关怀滋养学生。例如,他提出“课堂氛围是教学的第一要素”,教师需营造安全、开放的对话环境,让每粒“种子”在信任中创造奇迹。这种理念呼应了名校长工作室的核心使命——培养兼具教育智慧与生命温度的领导者,让课堂成为师生共同“走向成熟”的旅程。  

三、革新:扎根实践的未来课堂图景  

本书不仅是教育哲思,更提供了课堂改革的行动指南。李政涛立足中西教育比较,提炼出“过去—现在—未来”的课堂发展脉络,倡导在传承中创新。他批判机械灌输,主张构建“智慧激荡的现代课堂”:通过师生深度对话、问题链设计及跨学科融合,让学习真实发生。书中案例生动诠释了如何将理论转化为实践——如一位教师年复一年深耕“麦田”,最终见证“麦苗”(学生)与自我双重成长的故事。这种知行合一的视角,正是名校长工作室推动教育变革所需的航标,激励教育者以课堂为支点,撬动学校生态的整体进化。  

《活在课堂里》如一盏明灯,照亮教育者回归课堂本源的路径。它既是对教育初心的抒情诗,亦是革新实践的宣言书,在“生命场域”的构建中,抵达“我即课堂,课堂即我”的境界,携手书写更美的教育风景。  

图文:陈庆

一审:陈庆

二审:贺莉

三审:王晓波

-END-